2017年4月11日,活塞主场对垒奇才,奥本山宫殿座无虚席。要知道,这里很久没有这样热闹了。下赛季这里将不再是球队的主场,NBA从此再无奥本山。活塞本赛季主场比赛上座率联盟垫底,这或许可以解释活塞为什么要搬家,昔日属于奥本山宫殿的篮球狂热已经消散,成为历史的一部分。
但是,活塞在这座球馆29年的酸甜苦辣,不会被忘记,那是底特律篮球的精神图腾。在半场休息的时候,三座总冠军奖杯出现在场地中央,唤醒了底特律球迷对于往日奋斗与辉煌的记忆。
伊塞亚-托马斯、罗德曼、马洪、比卢普斯、大本、汉密尔顿和普林斯......,这些在奥本山宫殿的场地上,为活塞奋战过的将士,在这一天向这座球馆做一次告别。这场球是活塞在奥本山宫殿的最后一战,球队将在下赛季搬入位于底特律市中心的小凯撒球馆,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刻。
“千头万绪百感交集,”比卢普斯说,“这是独一无二的奥本山宫殿,这是一段美好的征程,留下了伟大的记忆。”
奥本山宫殿最后一战,活塞球星齐聚
这里是坏孩子的家
底特律,拥有钢铁丛林的汽车之城,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中流淌着强悍粗犷的血液。奥本山宫殿,这座1988年投入使用的球馆,与底特律这座城市完美契合,没有华丽风骚的装饰,显得有些老土,却曾是全美最狂热球市所在地。在这里,活塞曾连续259场比赛卖光球票。尽管球馆位于底特律的郊外,仍有大批的球迷驱车四十多公里来看球,因为那时候的活塞就是城市的标志,团结凶悍铁血强硬,拒绝温文尔雅喜爱凶猛冰冷。
两代“坏孩子军团”,他们是底特律运动史的一座丰碑。罗德曼,曾经的洗车工,在机场当过警卫,偷窃机场商店手表被解雇,终日与小混混在一起浪荡,在进入库克郡短期大学篮球队之前,就是一位看不到未来的无名小子。
兰比尔,运动天赋差到令人“发指”的中锋,火柴盒级别的弹跳,打球“穷凶极恶”,曾一肘将皮蓬砸成脑震荡。当兰比尔退役时,联盟有很多球员举办欢庆派对,庆祝终于送走了这位“恶人”。
大本,1996年选秀落榜生,NBA内线球员中的小个子,注册身高2.06米,但他自己都承认至多2.01米,进攻技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,教练曾想让他打后卫,但看过他的投篮后,果断放弃了这个念头。
比卢普斯,拥有1997年探花秀的头衔,却在NBA生涯前五年换了六支球队,一度被纳入到水货探花的行列中。还有汉密尔顿,奇才把他扔了出去,理由是乔丹觉得这孩子不会防守,留着没什么用,谁想要就拿去。
在两代“坏孩子军团”中,有太多这样的球员了,他们因为种种原因NBA之路并不顺畅,但都在底特律,在奥本山宫殿找到了家的感觉。这座球馆是蓝领精神的化身,英雄莫问出身,王侯将相宁有种乎,只要你卖力工作,在这里就有机会。
奥本山宫殿是他们的家,队友和教练就是他们的家人。罗德曼在活塞打球时,可没有乱七八糟的纹身和色彩斑斓的头发,他跟着马洪和兰比尔两位老大哥学防守,将主帅查克-戴利视为父亲。当那支“坏孩子军团”解体的时候,罗德曼难过得险些开枪自杀。
作为第二代“坏孩子军团”的核心,外冷内热的大本,一直致力于将球队打造成奥本山宫殿的团结之师。“他总是和我们在一起,”普林斯说,“我们一起打牌,一起去吃饭看电影,他希望能够在球队建立一种家庭的氛围,他乐在其中。”
这里是他们圆梦的地方
在奥本山宫殿创造辉煌的活塞,天赋并不出色,但他们却在这座球馆,打败了那个时代天赋最好的球队,众志成城的奥本山篮球军团曾经天下无敌。
活塞搬入奥本山宫殿的首个赛季(1988-89赛季)就拿到队史首座总冠军奖杯,第二年成功卫冕实现两连冠。那两个赛季,活塞在奥本山宫殿淘汰了乔丹领军的公牛,横扫了传统豪门凯尔特人和湖人,总决赛狂虐当时的西部新贵开拓者,那时候奥本山宫殿就是令联盟诸强胆寒的魔鬼球馆。
在NBA历史中,能够连续三年在季后赛淘汰乔丹,只有活塞曾做到。乔丹是天赋异禀的代名词,但凶悍却又聪明的活塞,发明了“乔丹法则”。对于这套防守战术有许多误解,实际上这个打法并非活塞主帅戴利发明,原始创意来自活塞后卫杜马斯。杜马斯是乔丹最尊重的对手,乔丹曾公开表示杜马斯防守他的效果是最好的。
杜马斯曾在接受乔丹传记的作者采访时,透露了“乔丹法则”的精髓。“即便乔丹首节得到20分,我们也绝不提前包夹,因为那样做会让乔丹的队友提早进入进攻节奏,”杜马斯说,“我们会在第四节突然包夹他,这时候需要他的队友站出来,但由于前三节进攻机会少,他们难以在关键一节接管比赛。另外,我会迫使乔丹走左路,不给他底线突破的机会,一旦他杀到篮下,我们会采取凶狠的夹击。”
“乔丹法则”就是尽可能通过单防和适度的夹击给乔丹的投篮制造困难,努力切断乔丹与队友之间的联系。1990年东部决赛第七场在奥本山宫殿举行,那场比赛乔丹得到了31分,但公牛除他之外只有霍里斯-格兰特得分上双,格兰特17投3中拿到10分,皮蓬10投1中仅获得2分。活塞没有球员得分30+,但他们五人得分上双,将公牛的投篮命中率压制到31.1%,三分球19投2中。在比赛结束后,乔丹与活塞球员握手,杜马斯多年之后仍清楚记得当时的场景。“迈克尔走过来握手,告诉我‘恭喜你,祝你好运。’我看到他脸上的失望与难过,我至今未忘,”杜马斯说。
这里是他们奋斗的地方
当第一支“坏孩子军团”成为历史后,活塞曾陷入低谷,与创建王朝的公牛相比判若云泥。活塞一度对公牛19连败,但这支球队仍没有失去当年的傲骨。1997年4月13日,格兰特-希尔带领活塞在奥本山宫殿迎战乔丹皮蓬领军的公牛。希尔在那场比赛中砍下27分12篮板10助攻,以三双表现力压乔丹(18分9篮板7助攻)和皮蓬(21分5篮板3助攻),活塞108-91大胜公牛,结束对公牛的19连败。
2004年是第二支“坏孩子军团”迎来巅峰之年,活塞从1990年夺冠后,历经了14年的磨砺重新登顶。比卢普斯和汉密尔顿是第二支“坏孩子军团”的托马斯与杜马斯,大本与拉希德-华莱士扮演当年罗德曼与兰比尔的角色,普林斯则是防守加强版的马克-阿奎尔。
活塞在2004年总决赛的对手是拥有奥尼尔、科比、马龙和佩顿四巨头的湖人,就像底特律与洛杉矶,活塞与湖人的风格大不相同,宰鸡屠狗之辈大战雍容华贵一族。湖人时任主帅菲尔-杰克逊在自传中回忆起那届总决赛时坦言:“我们的球员根本没有把活塞放在眼里。”
然而,总决赛的进程酸爽打脸。活塞只用了5场比赛就解决战斗,若不是科比在第二场投进救命三分,活塞险些将湖人横扫。不可否认,湖人在那个系列赛中遭遇了马龙受伤的问题,但他们输球的根本原因是一支天赋超强却离心离德的豪门,打不过一支天赋平平却团结一致的草根军团。
活塞在那个系列赛中5名球员场均得分上双,而湖人只有科比和奥尼尔两人场均得分10+,科比的投篮命中率只有38.1%,三分球命中率17.4%。湖人在奥尼尔系列赛命中率63%的情况下,全队命中率只有41.6%。
2004年总决赛第五场就是在奥本山宫殿举行,活塞先发五虎全部得分上双,大本18分22篮板,普林斯17分10篮板,汉密尔顿21分,比卢普斯14分6助攻,华莱士虽然11分并不多,但他与大本合力防住了奥尼尔,令“大鲨鱼”全场比赛只出手13次得到20分,科比在普林斯、汉密尔顿和比卢普斯的合力围剿下21投7中,活塞100-87轻取湖人问鼎总冠军。
2004年活塞草根五虎
当终场哨声响起,奥本山宫殿成为庆祝的海洋。22000名球迷齐声高唱胜利之歌,彩带漫天飞舞,大本与主教练拉里-布朗拥抱在一起,汉密尔顿像个闯入糖果店的孩子,紧紧抱住比赛用球不松手,华莱士亲吻着女儿的脸颊,普林斯则兴奋地在场地中央跳跃,记者想拉住他做个采访都难,而比卢普斯,2004年总决赛MVP,在一旁憨厚地笑着。
“我们那支球队,没有超级巨星,成功是大家一起拼出来的,我们甚至想把总冠军奖杯掰开,一人一块,”比卢普斯在2016年接受体育快讯专访时说。
这里是记载一个时代的地方
用五人协作对抗巨星篮球的活塞,正如奥本山宫殿这座在上世纪80年代修建并使用的老球馆,是传统篮球的守卫者,用最合理的方式打球,通过战术配合寻找投篮良机,用凶狠却又不失精准的防守压制对手,打出最朴素最纯粹的篮球。
“我们按照教练的要求打比赛,我们拥有一切本领。在那个高手如云的时代,想赢球必须非常厉害,我们就是如此,”罗德曼说,“我们打球非常卖力,不但凶悍还会很巧妙地使用战术,可以把对手打到吐血,我们在乎的是胜利,不在乎怎样取得胜利。”
活塞在奥本山宫殿并非只有胜利,也有失败和不堪回首的时刻。1991年东部决赛第四场,活塞就是在奥本山宫殿被公牛横扫。2007年东部决赛第五场,詹姆斯在奥本山宫殿砍下48分,独取全队最后30分中的29分,其中连得25分,以震撼的个人表演打败活塞。发生在2004年的奥本山宫殿斗殴事件,更是将这座球馆涂抹上了黑色的印记。
随着巨星模式成为主流,球星抱团蔚然成风,活塞的建队和打球方式似乎有些落伍,或者说你很难再找到十几个才华各异却又能团结一心的球员,也就是马刺还有当年活塞小火慢炖厚积薄发的篮球精神,而其他大多数球队更喜欢招募巨星一夜暴富的快餐模式。
“现在联盟变了,巨星抱团,身体对抗太弱,很多地方不如以前了,”比卢普斯说,“当然,时代总是会变的,我也不是批评他们,但当年的活塞五虎,拥有最强的防守能力,如果放到现在,大本会在防守端凿碎勇士。”
时光带走了一个时代,而那个时代永远停留在那座球馆的历史中了。再见了,坏孩子军团。再见了,永远充满热血味道的奥本山宫殿。